《门诊》杂志对霍勇主任委员的采访
发布时间:2014-03-15 13:18:02
《门诊》: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以下简称学会)开展了哪些与以往不同的工作?请霍教授介绍您的整体构思,其中哪些工作较为重要?预计会带来哪些变化?
霍勇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在过去一年里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以往工作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这一届学会主要领导成员形成了共识,在三年任期内有计划地施行各项工作。换届后第1年的工作目重心是完善和搭建学术合作平台,目前学会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围绕学术平台的构建而展开。第2年的工作重心是根据第1年所构建的平台实施一些具体的项目。我们希望在第3年中,已经实施开展的各个项目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当然就某一些项目而言,三年时间可能比较短,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明显的效果。
《门诊》:学会在2014年还计划开展哪些工作?
霍勇教授:从学会层面来看,我们还要完成中华医学会布置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心血管专科医生的培训计划,它也会结合之前提到的ESC合作项目,但更重要的是从医师定级考核、专科医师准入方面着手展开工作。医师定级考核已经有了完整的框架,专科医师准入的框架也将在不久后正式启动。我们还要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希望能够成立基层医师联盟,为更好地推动基层医疗工作,学会计划专门撰写基层医师的培训手册和其他相关资料,各种文件起草工作大概在2014年3月左右启动。
就社会层面而言,学会还要进一步推动全社会的慢病防治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企业。但是学会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希望能够以学会为主导来进行合作。学会所开展的社会层面工作,一定是预先设定方向,再由企业参与其中合作实施,而不是以企业的目标为导向。比如2014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1200家医院进行基层医师的培训和巡讲,这个项目就比较好地将学会主导和企业参与进行了有机结合。其实很多工作例如慢病防治等,学会一定要依托社会层面的力量来共同完成。比如我们计划开展一个全民心血管健康行动的项目,它由卫计委宣传教育司和学会合作,包括目前已经启动的5、6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当然社会层面的工作不仅局限于这些,还有更多具体的工作,我们学会都要积极参与。
另外,学会还特别提出,我们要着力打造一个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职业团队。为此,我们要积极发挥青年委员会的作用,以青年委员会为载体,推动行业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新一代人才,如何利用青年委员会和整个分会进行有效的推动十分关键。青年委员会目前负责收集和记录完整的学会历史和学科的发展史,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亚专业的重大事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项任务的工作量非常大,目前才刚刚起步,令人欣慰的是,青年委员会的成员们都很积极地参与这项工作。学会希望通过历史的记录和传承来不断完善医师梯队的人文素养,并通过人文为主线来推动整个职业团队的精神文明建设。
《门诊》:请问您所说的举办学术会议、制定指南及对重大学术问题发表立场等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也会借鉴国外学会的一些做法?在国际合作方面,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相关进展?
霍勇教授:心血管学会与国外学会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但是国外学会的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借鉴,因为两者存在的背景并不相同。国外学术组织独立运作的能力很强,以美国为例,ACC/AHA的工作几乎替代了政府的某些职能,包括美国的专科医师也是通过学会来认证,与政府的关系不是很大。而在国内,学会没有那么强大的执行能力,我们只能从学会层面制定一些制度和框架,然后分布实施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在过去的1年当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ACC、AHA、ESC三大学会建立了制度性的、框架性的合作,而且都有非常具体的工作内容。与ESC的合作以我国临床医师培训为主,我们与ESC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和合作计划书两项协议,主要涉及高层次医师的专业培训和社区医师的普及培训。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中欧大学并计划建立11个学院,今年1月份先期启动5个学院,包括抗凝、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及PCI。这些学院侧重于ESC培训教程及网络平台方面的培训,对于今后我国心血管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医师定级考核及专科医师考试等方面有密切关系,而这些都从属于一个框架下的工作内容。
与AHA的合作,我们侧重于临床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的合作。我们很快会在国内启动一项由CSC牵头的Get WithThe Guidelines项目,AHA花了15年时间在美国进行这个项目,它对美国心血管学科及其他学科临床医疗质量的全方位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该合作项目正式开展后,将对我国医疗机构、科室及临床医师自身医疗质量的提升,数据资料的搜集和评估,以及干预和改进工作的全面实施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进入合作细节的协商阶段。
学会和ACC也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主要侧重于数据与网络方面。ACC拥有两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网站,其中一个网站专门针对医师进行培训,另一个网站专门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我们已经积极与这两个网站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够尽快“汉化”这两个网站。“汉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利用这个平台来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学习ACC成功建立NCDR的方法,从而建立中国的CNCDR,网络方面我们也建立了一些示范中心,摸索网络平台的建设标准、资料搜集要达到的标准等。相信在未来3、5年会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