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
>学术中心>学术交流

CSC2021 | 葛均波院士:TAVI技术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发布时间:2022-01-10 16:20:55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带来了“TAVI的发展和展望”精彩报告。他介绍,TAVI全称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中文全称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相比传统开胸手术,TAVI手术无需开胸,是对身体损伤相对较小的治疗方式。

从1989年到2002年,TAVI手术是怎么从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转折发生在2002年,法国的Alain G. Cribier教授成功开展了首例人类TAVR手术。

2010~2019年是瓣膜治疗技术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其中具有代表性是PARTNER研究。从2010年的PARTNER Ib以及后来Ia的公布,到PARTNER 2,再到2019年的PARTNER 3,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这种瓣膜的应用逐渐从高危患者扩展到中危患者, PARTNER 3甚至扩展到低危患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来对经皮瓣膜修复、尤其是经皮主动脉瓣修复的认知。我们原来认为,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经导管治疗,现在PARTNER 3应用了SAPIEN 3新型瓣,它的鞘只有14F-16F,可以大大地减少血管并发症。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SAVR)的对照显示,TAVI大大改善了预后,减少了并发症。近年来,TAVR手术例数在欧美国家呈逐年上升趋势。

说起我国TAVR的发展,就不得不说2010年 10月3日,葛均波院士团队成功完成国内首例TAVI。近年来,TAVR在我国快速推进,国产瓣膜逐渐成为主流。

 心脏膜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为2.5%~3.2%,按总人口计算,心脏瓣膜病的患者超过4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TAVI技术将会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越来越被接受,尤其是在瓣膜越来越好,并发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当心脏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造成心脏功能异常,将严重影响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 在此背景下,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尽早进行干预,更加注重辨膜病的治疗,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有尊严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文章来源:医师报循环频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