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新闻中心

CSC2021|优秀论文5-6·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12.19·线上)侧记

发布时间:2022-01-12 15:02:24 


  2021年12月19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优秀论文交流5-6版块如期召开。本次会议主席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本论坛点评专家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崔长琮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



  本次大会线上召开,参加本次论坛的讲者都是在大会投稿之后,经过多次评选出的非常优秀的论文最终进行大会汇报。


优秀论文交流5


斑块糜烂伴与不伴愈合表型的AMI患者的罪犯和非罪犯斑块特征:3支OCT研究

Culprit and Nonculprit Plaque Characteristics in AMI Patients Caused by Plaque Erosion with Versus without Healed Phenotype: 3-Vessel OCT Study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尹艳伟医生的研究评价了有无愈合表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斑块糜烂患者的罪犯和非罪犯斑块特征以及预后的差异。对117例斑块糜烂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三支冠状动脉光学相干血管成像(OCT)检查。根据致病部位有无愈合表型,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两组罪犯和非罪犯斑块特征。结果显示在以患者为基础的非罪犯病变分析中,在罪犯部位愈合的斑块患者的富脂斑块、微通道、胆固醇结晶、钙化和愈合斑块更高。研究表明侵蚀斑块中愈合的表型与泛血管易损性和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的迹象相关。



专家评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目前在国际上,只是在AMI患者中,有关斑块破裂的研究有一定的报道,但是斑块后来的转归的状况的报道很少,对该研究的创新性给予了肯定。


左主干PCI术后围术期心肌生物标志物升高和常用的围术期心肌梗死定义的意义

Implications of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Biomarker Elevations and Commonly Used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finitions after Left Main PCI



  中国医学科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浩宇的研究试图评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的不同阈值与随后死亡率的关系并根据左主干(LM)疾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PMI)的不同定义来评估其预后意义。招募了4013名接受LM PCI的患者,在PCI后8-48小时内,常规采集CK-MB和cTnI。结果表明连续接受LM PCI的患者术后CK-MB峰值的中值(≥3×U/L)和高峰值(≥10×U/L)分别独立预测3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而即使术后cTnI大幅升高也不能独立预测3年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研究表明PMI的SCAI定义(而不是ARC-2或第4个UDMI定义)与LM PCI术后死亡率独立相关。



专家评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该研究展示了对左主干病变患者PCI术后,通过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变预测患者最后的转归情况。但文章有一定的局限性,该研究年代跨度较大,在当时肌钙蛋白还没有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而主要是使用CK-MB来评测,两者判断预后情况的敏感性有无差别?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建议在延续研究时,用相同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能够提供前后的对比。


  在研究的过程当中,左主干病变引起预后的区别,除了心肌损伤标记物,也要将同时存在的其他情况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在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如果最有意义的判断预后的指标如果还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则更能说明问题。


Evocumab减少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剂诱导的肾病

Evolocumab Reduces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天津市胸科医院马宇关于PCSK9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抑制剂是否与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有关的研究。回顾性研究309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149名患者被分配到evocumab组,160名患者被分配到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CIN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PCSK9抑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中的应用可降低CIN的发生率。



专家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崔长琮教授:对研究的创新性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PCSK9抑制剂用药的计量是否只用一次,和平常用的剂量是否有区别?第二,结果里面对肾功能的改善有保护作用,和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是多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研究对象在PCI手术之前使用一次PCSK9抑制剂,是否拥有对照组?病人长期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使用PCSK9抑制剂有无区别,降脂的作用强度与靶点是否影响预后不太清楚,需要查询相关的资料进行对比。


来自Evolve China和Synergy China试验的长支架和短支架植入患者1年临床结果比较的汇总分析

A Pooled Analysis of 1-year Data Comparing Clinical Outcomes in Long- Versus ShortSYNERGY Stent Implanted Patients—from The EVOLVE China and SYNERGY China Trials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海伟的研究比较了植入短型和长型SYNERGY支架的患者的临床结果。有303名患者,包括使用短支架(至少一个SYNERGY支架≤28 mm)和长支架(至少一个SYNERGY支架≥28 mm)的患者亚组,对这些患者的1年临床数据进行了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亚组之间的临床基线指标和病变特征匹配良好,但短支架患者的技术成功率明显高于长支架患者。研究表明在接受短支架和长支架治疗的患者中,在1年内显示出类似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SYNERGY支架在接受长期PCI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专家评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新生代的支架的一些优点对于我们临床的治疗来说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临床上平时在病变长时,常担心植入长支架是否会有问题,从该研究了解到长支架的临床效果与短支架没有太大的区别。


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双支架术和必要时分支支架术的多中心随机比较:Definition II试验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Two-stent and Provisional Stenting Techniques in Patients with Complex 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s: The DEFINITION II Trial



  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的研究评价了双支架技术在诊断标准明确的复杂冠状动脉双支架性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将653例复杂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系统双支架置入组(双支架组)和必要时分支支架组(临时组)。结果显示随访1年时,临时组ST段的发生率为2.5%,高于双支架组的1.2%。研究表明对于定义标准明确的复杂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系统双支架置入术与必要时分支支架术相比可显著改善临床结果。



专家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崔长琮教授:该研究报告对临床实践有很重要的意义。提示我们过去在观察的两边同时放支架,不如在主支放一个支架,另外一侧球囊观察的效果更好。今后要结合病人的其他因素(年龄,肾功能,糖尿病等)对病人进行继续长期的观察。


冠状动脉造影后急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9223例患者的队列研究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Acute Kidney Disease Follow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 Cohort Study of 9,223 Patients




  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强关于大量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中急性肾病(AKD)的发病率和预后的研究报道。从心肾功能改善(CIN)队列登记,对连续接受CAG的患者在CAG手术后7~90d的基线和随访期间进行血肌酐测定,分析AKD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显示急性肾衰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非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研究提示急性肾功能不全常见于CAG后,且与死亡率增加独立相关。对于接受CAG的患者来说,出院后常规的SCR测量是必要的。



专家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对研究的意义给予了肯定。目前,冠状动脉造影的数量越来越大,产生功能不全的病例也在增加,很多措施如水化,减少造影剂使用剂量可以降低一些概率,但还是不能够避免发生。该研究发现了器械相关的肾功能衰竭是一个危险因素,诱发心血管的死亡,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来预判短期肾功能衰竭。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分期介入的最佳时机

The Optimal Timing of Staged Intervention for Non-infarct Related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ultivessel Disease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梦巾的研究探讨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冠状动脉病变(MVD)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非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最佳时机。纳入接受分期PCI治疗的5076例STEMI患者,将患者按照接受分期≤7d和≥8d分组,并进一步分为≤3d组、4~7d组、8~14d组和≥15d组。结果显示≥7d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高于≤8d组。≥15d组的住院全因死亡率最低,但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病率最高。研究表明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微血管病变合并病情较重的患者,分期介入治疗应推迟至15d,以降低全因死亡的风险;避免≤3D,以降低大血管病变和全因死亡的风险。



专家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对该研究的意义给予了肯定。临床中要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PCI是晚期重建还是早期重建好。晚期重建除了短期的风险意外,长期来看比较不错。要考虑到FFR及OCT在功能性评估之中哪一个更好。


心外膜植入脱细胞淀粉水凝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n Epicardial Implantation of Acellular Starch Hydrogel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焕焕的研究展示了脱细胞补片对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和心功能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影响可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研究领域。介绍了一种由离子交联淀粉水凝胶制成的粘弹性贴片,可逆转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恢复心功能。结果表明心肌梗死部位应用脱细胞淀粉水凝胶后,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和改善。脱细胞贴片能有效减少左室扩张或保护心功能。说明脱细胞淀粉水凝胶是一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和严重心力衰竭的理想材料。



专家评价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贾大林教授:淀粉凝胶机械性的结构与性能,包括厚度,弹性,功能等方面,对心脏尤其是室壁瘤有好处。同时,淀粉凝胶对于血管新生减少凋亡也有好处。需要了解淀粉凝胶机械性的结构和对心血管新生的作用哪一个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基于高性能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迷走神经调控

Performance-enhanced Flexible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 for Self-powered Vagal Neuromodulation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丽平的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性能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PEN)的自供电迷走神经调控装置,该装置无需电池,能自动从颈动脉搏动中获取生物力学能量,刺激迷走神经。这项工作不仅拓宽了高性能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应用范围,而且提出了高性能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的迷走神经调节系统的新概念。



专家评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迷走神经在颈部,扭转头部会产生抑制,产生对刺激的不一致情况。该研究通过研究了耳面的迷走神经刺激来产生生物学效应,耳面的迷走神经同样存在相关问题。现在通过材料学的相关研究进展,进入生物可能性,高性能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的思想与方向很好,但要考虑到如何应用到临床中。如何保证交感迷走的一致性很重要,发挥很好的作用,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考虑到。


预测环肺静脉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超声心动图模型

An Echocardiographic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Recurrence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缪羽霞的研究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LA)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评价了其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环肺静脉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为 PAF患者的节律控制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将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CPVA)的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随机分为开发组和验证组,收集每个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房结构和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表明其超声心动图模型是一种结合了左房超声特征和房颤持续时间的无创性预测工具。对PAF患者CPVA术后房颤复发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专家评价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该研究在多因素分析里只有房颤的时间,需要分析更多的因素。要通过建立模型的公式以及对公式的验证,及后期的是否能对病人进行预测,来判断模型的公式是否成功。需要在后期的研究中继续收集病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评估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肌间隔功能降低:与心肌纤维化和室性心动过速相关

Reduced Myocardial Septal Function Assessed by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Fibrosis in Histopathology an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燕燕的研究探讨了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间隔肌切除术患者心脏磁共振特征跟踪(CMR-FT)应变参数与组织病理学心肌纤维化(MF)、室性心动过速(VT)的关系及其对晚期钆增强成像(LGE)的增值价值。123例有症状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CMR检查,包括LGE成像,然后行隔肌切除术。结果显示纵隔、纵向和径向应变在无LGE的肥厚型心肌病组织学MF增高的患者中显著受损。研究表明HCM患者CMR处的纵隔应变与组织学MF和室速的发生独立相关。并且在预测增加的Mf和VT方面比LGE有更大的增量价值。



专家评价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严晓伟教授:该研究用核磁评估心肌病变,评价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据有一定的创新性,看到的纵向的长轴方向心肌病变与纤维化的关系比较明确。该研究只研究了肥厚型心肌病,需要判断该研究结果除了肥厚型心肌病,能否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心肌病。


无采血CMR中合成ECV:替代传统ECV的可靠工具

Synthetic ECV in CMR without Blood Sampling: A Reliable Tool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ECV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文苏关于建立和检验1.5T和3.0T扫描仪无采血条件下合成细胞外体积(ECV)的回归模型的分享。回顾性分析1101例在24 h内分别行自然和增强T1扫描及静脉HCT扫描的患者,其中3T扫描652例,1.5T扫描449例。建立了控制性别、场强和取样部位(左/右心室血池)的不同回归模型。组织学验证表明,合成ECV与实测ECV具有相同的效率。贫血队列中合成ECV偏差有较大差异,但特定模型可以降低ECV偏差。研究表明合成ECV提供了一种无需采血即可计算ECV的有效方法。特定的模型可以提供最准确的值,而普通模型由于其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可以用于临床实践。

 


专家评价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严晓伟教授:该研究有望对传统ECV的缺点有所补充。传统的ECV需要取血,在临床应用有限制,通过合成的血细胞比容和细胞外容积有望取代传统ECV。在该研究当中看到贫血病人的合成的ECV与传统ECV有偏差,需要考虑到是否有其他的情况导致偏差,并且考虑到年龄是否对偏差有影响。


人工智能在心血管成像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磁共振中的应用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ardiovascular Imaging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Today and Potentials in Echocardiography and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陈安天的研究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心血管成像的发展和未来潜力。通过检索Pubmed英文版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发表的有关人工智能和心血管影像的原创性研究、观察性研究、综述、病例系列和病例报告。得出结论人工智能包括ML和DL,在超声心动图、CMR等心血管成像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在未来有可能利用大量的心血管成像数据进行诊断,并作为一种预后工具。



专家评价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严晓伟教授:这篇综述性论文在心血管领域的影像学通过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的应用做了系统的回顾与介绍。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在图像的领域发展比较靠前,国内外在影像学方面都有比较多的研究,包括病理的图像方面。


CT心肌灌注成像对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Prognostic Value of 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r Know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吕丽娟对讨论了用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来评价冠心病预后的价值。200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并排除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采用“一站式”CT-MPI+CCTA方案,结合钙化评分、腺苷负荷动态CT-MPI和CCTA。结果表明负荷动态CT-MPI对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有独立的预后价值。在CTA中加入动态CT-MPI可以改善CTA检测到的狭窄患者的风险分层。



专家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该研究用CT-MPI 对稳定性消融进行了更好的评估,让我们得到更好的信息,CT-MPI对可疑或已知冠心病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既往健康状况和心外膜脂肪组织容量:新冠肺炎患者心肌损伤的潜在危险因素

Pre-Existing Health Conditions and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Volum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Myocardial Injury in COVID-19 Patients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魏之瑶的研究评估了既往疾病患者新冠肺炎心脏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影像学预测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 4 0 0名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肺炎患者诊断为有或无心肌损伤并发症。入院时胸部CT扫描显示COVID19例心肌损伤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较高。EATV的最佳临界值可作为评价心肌损伤的有用指标,其对不良心脏事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0%和77.4%。结果显示入院时胸部CT上EATV增大,以及既往健康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和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新冠肺炎患者心肌损伤和死亡率增加有关。研究表明入院时对既往疾病和胸部CT扫描的评估可能为预测新冠肺炎的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一个可能有用的临界点。



专家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该研究反映了新冠肺炎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EATV的最佳临界值可作为评价心肌损伤的有用指标,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优秀论文交流6


正常体重腹型肥胖:高血压和心脏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

Normal-weight Abdominal Obesity: A Risk Factor for Hypertension and Cardiometabolic Dysregulation



  江苏省人民医院孙劲禹的研究探讨了腰围与正常体重成年人高血压和心脏代谢紊乱的关系。从2009-2018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中抽取8,795名年龄在20-79岁之间的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和体力活动类别中,腰围与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之间的正相关性仍然很强。研究表明腰围可以提供一个额外的选择,更好地评估高血压的风险,并管理非正常体重个体的心脏代谢风险。



专家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久昌教授:该研究选择130/8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理由,需要考虑24小时的动态血压是否有变化。男性与女性的BMI值是不一样的,应考虑男性与女性的腰围标准不同,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男性女性腰围值对临床具有价值的界值。


中国人群中激肽样家族6基因Rs20456和Rs6930913与高血压的关系

Association between Rs20456 and Rs6930913 of Kinesin-like Family 6 and Hypertension in A Chinese Cohort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艳丽的研究探讨了激肽样家族6(KIF6)基因多态性与东北地区人群高血压的关系。对29 970名≥35岁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携带等位基因C、基因型CC和基因型TC的受试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低于等位基因T或TT型。单倍型分析显示rs20456和rs6930913的C-T和T-T与高血压风险降低显著相关。研究表明KIF6单核苷酸多态性(rs6930913和rs20456)与吸烟后的高血压密切相关。从基因型和单倍型分析来看,rs20456的等位基因C和rs690913的等位基因T倾向于保护个体患高血压。



专家评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较少,该研究比较深入。对高血压的发病从基因角度进行了研究。要对选择的基因有所思考,要考虑能否选择更多的基因来判断与高血压发病影响的关系,那些基因与哪些表型有关。之后的研究可以深入继续,可以扩大点样本量与选择的基因,该研究的对照组的血压标准为140/90mmHg,继续研究标准可以改为130/80mmHg。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管理模式在我国北方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周玲的研究通过评价基于互联网为辅助手段的高血压管理新模式在我国北方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而评估了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在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中的可行性。选取沈阳市高血压患者 3895 例,对纳入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从管理部门、社区医生及患者三个层面进行干预。综合管理 6 个月后,结果显示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下降;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较前上升;高血压知晓率和服药依从性上升。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管理模式具有长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宣教便捷的优势,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知晓率、治疗率的有效措施。



专家评价

  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新立教授:对研究工作给予了肯定。大数据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调查,服药率的提升率不高,知晓率与依从率有所提高,但该研究只是研究了东北地区,需要与南方的城市进行对比,来观察管理上的优势。


基于中国ASCVD数据集和机器学习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风险识别

Identifying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Risk Based on A Chinese ASCVD Dataset and Machine Learnin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蕾的研究展示了通过为早发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确定FH风险识别器,从而在早期发现他们。对6208例首次ASCVD患者中的5597例进行11项FH风险评估,并通过投票策略将表现最好的3项合并为一个新的评估标准。投票箱RIA(VOT)由中国改良DLCN(MDLCN)、台湾FH诊断RIA(TW)和荷兰脂质临床网络(DLCN)组成。结果表明DLCN与其他两种中国标准相结合,可简化VOT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能够及早发现并减少ASCVD的发生。



专家评价

  江苏省人民医院李新立教授:中国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对于欧美国家较少,该研究探讨了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筛选,但需要对该种方法进行多中心的验证来进行可及性,在未来进行预测能否普及到二级医院以下作为方案推广。


2019年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及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for In-hospital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晓阳的研究描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住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对2 96例经实验室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单中心病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存活者相比,死亡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较多。研究显示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合并症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急性心脏损伤和肝损伤是新冠肺炎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专家评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年龄高的患者并发症比较多,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合并症增多、C反应蛋白升高、合并急性心脏损伤和肝损伤增加了新冠肺炎患者的住院病死率。该研究为疫情中抢救危重病人提供了经验。


Fuster-BEWAT评分与心血管健康评分对比预测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来自大规模亚洲人群的研究

Fuster-BEWAT score versus cardiovascular health score to predict subclinical target organ damage: Insights from a large-scale Asian population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浩宇的研究探讨了中国普通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CVHS)和Fuster-BEWAT评分(FBS)与反映心肌结构和功能的靶器官损害(TOD)亚临床标志物(即ECG-LVH和LV舒张功能障碍)、颈动脉结构(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功能(即动脉僵硬)的关系。研究对象在中国东北农村心血管健康研究(NCRCHS)中招募的11,163名社区成年人。结果显示有理想CVHS和FBS特征的成年人发生ECG-LVH、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调整后优势显著降低,颈动脉壁厚度,动脉僵硬。研究表明FBS对ECG-LVH、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颈动脉壁厚度和动脉僵硬的预测能力与CVHS相似。降低心血管风险体现在有利的亚临床TOD措施上,这是支持FBS在监测个人、社区和人群水平的中期心血管结果方面更广泛应用的关键,对血液检测不方便或无法获得的农村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专家评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静萱教授:该研究介绍了新的评分FBS,该评分不用做抽血化验,对广大的高血压病人,特别是农村的高血压病人而言,用该评分进行筛选,能够更早期,更方便简洁地发现靶器官造成的损害,病人会得到更好的临床结果。对边远地区的高血压病人进行早期筛选具有很大意义。


2015 年到 2019 年中国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院内出血并发症变化趋势分析:基于 CCC-ACS 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冠棋的研究探讨了我国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趋势。 本研究纳入47997 名 NSTE-ACS 患者,分析其出血并发症发生和药物治疗情况。结果显示NSTE-ACS 患者整体出血发生率发生了下降,在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是否行 PCI 术 、Killip 分级、P2Y12 抑制剂种类、抗凝药物种类等亚组中依然保持下降趋势。主要影响因素为 GPIIb/IIIa剂和抗凝药物使用策略的改变。研究表明在过去 5 年中,中国 NSTE-ACS 患者的院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这与更合理地使用抗血栓治疗有关。



专家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钟久昌教授:需要考虑到降压药物与抗凝药对结果的影响,要考虑到老年人口服多种降压药与一种降压药的区别。口服抗凝药与其他抗凝药的区别。需要在之后的研究里对相关方面进一步调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