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新闻中心

CSC2021|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专场 冠脉腔内影像学论坛(12.18)侧记

发布时间:2022-01-14 13:20:51 




  2021年12月16-19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在厦门召开。其中18日全天以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CSC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专场学术活动。本次学组专场共包括3场冠脉腔内影像论坛及1场功能学论坛。本次学组活动秉持普及、规范、提高的理念,邀请到了包括韩雅玲院士刘斌教授刘健教授钱杰教授候静波教授叶飞教授等多位国内知名的腔内影像及功能学专家作为主持人及讲者,内容涵盖冠脉腔内影像及功能学的基础、临床应用、最新进展、研究解读等多个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冠脉腔内影像及功能学的学术盛宴!



韩雅玲院士致辞



  首先由本次学组专场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作开场致辞,她指出目前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均证明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指导的PCI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然而我国引入此类技术的时间较晚,应用比例与日韩欧美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发展较快,现已成为心血管创新和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学会一直很重视上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很高兴看到学组在刘斌组长、刘健、钱杰、候静波、叶飞4位副组长以及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成立后的不足3年的时间里为上述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和规范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几年无论是欧洲腔内影像学专家共识的制定还是腔内影像及功能学临床研究都有中国医生的好声音。希望同道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推进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规范工作,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造福更多的冠心病患者。


腔内影像论坛1

  腔内影像论坛第一场由韩雅玲院士以及学组组长刘斌教授作为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倪祝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蒋建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震坤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赵雷教授以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王金鹏教授共同主持本场论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担任讲者。









  
韩雅玲院士首先带来了《冠脉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最新进展》的讲题,她结合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讲解了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PCI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就目前中国应用比例低的现状,结合美国的经验,建议从知晓、相信、行动三方面着手进行提升。最后,她指出中国冠脉腔内影像及功能学的未来应通过临床实践应用的拓展、专业会议/教育培训的加强、国内外临床研究的推进、中国指南共识的更新等措施,实现快速发展并力争加入世界领跑队伍。



  
刘斌教授就冠脉功能学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进一步的展开。他根据是否有创及是否需要压力导丝,将目前包括FFR、iFR、RFR、QFR、UFR、OFR以及CT-FFR等多种测量方法分成4大类,分别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循证医学证据及最新进展。他最后指出FFR仍是目前评价冠脉功能学的金标准,应用其指导PCI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基于FFR原理衍生的多种有创或无创测量方法,为心血管医生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的评价冠脉功能学的选择。



  
候静波教授分享了腔内影像指导冠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她首先从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开始讲解,指出与造影指导相比腔内影像学指导的DES植入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架膨胀以及降低地理丢失从而改善患者预后。而后她分别就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钙化病变、支架失败病变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腔内影像学指导的优势以及相应的标准。



  
郭宁教授分享了如何应用IVUS指导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首先她介绍了目前IVUS指导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循证证据,证明患者可以从中获益。而后通过5个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了IVUS指导和优化左主干病变的具体操作及优化标准。



  
徐凯教授分享了腔内影像学在PCI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中的作用。他通过3个具体病例讲解了IVUS在医源性冠脉夹层的处理以及冠脉破裂预防中的应用。不但详解了如何应用IVUS识别夹层、分辨真假腔,而且着重指出并发症应重在预防。3例惊心动魄的介入并发症处理的病例,相信会使大家在今后的手术中更加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腔内影像论坛2

  2021年12月18日10:20学组腔内影像论坛第二场顺利举行,本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钱杰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叶飞教授作为主席,唐山工人医院刘晓堃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志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丁嵩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代建南教授主持了本场论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钱杰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叶飞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郑博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金琴花教授以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达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本场论坛首先由学组副组长
钱杰教授开场,他带来的讲题是《IVUS指导CTO病变的介入治疗》。首先他讲解了不同IVUS导管的特点,而后通过病例详细展示了IVUS在CTO前向开通技术以及逆向开通技术中的作用如指导导丝穿刺点、判断真假腔、指导导丝从假腔重入真腔、指导逆向导丝的通过、Reverse CART、器械的选择以及支架的优化等。



  学组副组长
叶飞教授分享了OCT联合FFR指导左主干分叉病变处理的内容,他从评价左主干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左主干病变的治疗以及评价最终的结果3个方面就FFR以及OCT在左主干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详解。他指出OCT目前在指导左主干分叉病变的处理安全可行,其优势在于指导分支导丝的重入位置优于IVUS,但目前尚无类似IVUS的最佳标准。



  
郑博教授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结局、诊断流程、治疗策略等方面解读了MINOCA以及腔内影像学评估在MINOCA病因识别以及制定治疗策略中的作用,而后结合4例具体病例进行了详解。最后他也指出未来腔内影像学、心脏磁共振、功能学的多模态评估可以进一步优化此类患者的病因诊断和远期预后。



  
金琴花教授对《如何应用腔内影像识别、评估和处理易损斑块》进行了讲解。她从ACS的病因、腔内影像学下易损斑块的特点讲起,而后通过5个具体病例详细解读了易损斑块腔内影像学的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策略。最后她表示合理选择腔内影像学技术预测斑块稳定性,对于识别高危患者、强化干预、预测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尹达教授就大家特别关心的如何提高腔内影像的图像质量的话题进行了讲解。他指出决定IVUS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空间分辨率、对比度以及导管的频率,而获得高质量OCT的影像则需要指引导管同轴、推注力量掌控以及术者技师的配合,此后他结合病例对比了上述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最后,各位专家就临床上常遇到的影响腔内影像图像质量的原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使得线上的广大观众受益匪浅。

腔内影像论坛3

  2021年12月18日14:00学组腔内影像论坛第三场顺利举行,本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天津市人民医院姚朱华教授作为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谢启应教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张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坡教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李宪凯教授主持了本场论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安健教授、北京医院于雪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邱福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晓教授担任讲者,为大家继续呈现腔内影像学的精彩内容。









  本场论坛首先由贺勇教授开场,他带来的讲题是《如何应用腔内影像学优化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他先从钙化病变对介入治疗的影响讲起,而后从腔内影像学对钙化病变评估的优势、指导处理策略的选择、钙化病变处理的流程图以及最新的器械的应用等进行了逐一的讲解,通过他全面细致的讲解,使大家不必谈“钙”色变。



  
安健教授通过回顾PCI发展的4个阶段引出介入无植入的概念,同时带大家回顾了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发现历程和相关国际国内研究结果。他指出腔内影像因其自身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指导BRS的植入、评估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且已经写入了中国专家共识。最后他利用3个病例介绍了腔内影像指导BRS植入的经验。


  介入无植入观念目前已经被很多的医患接受,
于雪教授带来了关于介入无植入另一种方法(药物涂层球囊)的话题——《腔内影像学指导DCB治疗原发病变的临床实践》。她指出腔内影像学可以通过评估病变、优化预处理、评估即刻效果、术后随访等方面为DCB处理提供指导。随后她解读了目前有限的临床文献,指出腔内影像学对DCB夹层形态学特征的评估对远期管腔重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最后她展示了2例令人印象深刻的DCB成功处理左主干病变及LAD-CTO的病例。



  
邱福宇教授分享了OCT解密ACS模糊病变成因的内容。他首先介绍了模糊病变的定义以及OCT评估的优势。而后利用大量的临床病例详解了OCT对于ACS模糊病变斑块性质的鉴别以及对应的治疗策略。



  
王晓教授分享了如何应用OCT指导支架内再狭窄病因判断及处理策略制定。他首先介绍了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原因,指出OCT评估可以提供详细的ISR病变特征,同时可以根据OCT图像识别不同的ISR机制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策略(DCB或者DES)。


  3场腔内影像学论坛、15位讲者带来的15个精彩讲座、20位主持人的专业点评及讨论,相信这场腔内影像学的年终盛宴定能使广大心血管医生有所收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