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 2022|高血压论坛侧记2——CSC高血压学组
发布时间:2022-05-19 17:54:34
2022年5月14日上午,2022年中国临床心血管病学大会(4C)高血压论坛2-高血压诊治进展2为大家奉献了精彩内容。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梅林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赵兴胜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新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燕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烁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并参与了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孙英贤教授分享了有关《高血压领域研究进展2022》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就启动降压治疗时间、降压目标值及强化降压利弊等进行细致分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蔡军教授分享了由其团队主持的STEP研究最新成果以及其他国内外相关大型研究数据,就老年高血压的诊断、评估和降压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军教授就《如何判断内皮及血管功能异常及对策》做了报告,强调高血压防治策略应更加主动前移,加强高血压的机制研究,优化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建立“血压和血管功能双达标”的高血压精准防治体系。

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孙刚教授讲授了血压变异相关的心血管风险及干预策略进展,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提出我们需要重视临床工作中高血压管理中平稳降压、减少血压变异等因素对降压及远期预后的影响。

解放军总医院的薛浩教授就青少年高血压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讲授,分别从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诊疗方案及对靶器官的损害等方面进行分别讲解,同时也指出未来仍需更大样本的相关研究探索该类人群的诊断切点、靶目标血压和治疗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马文君教授分享了有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诊断标准,结合最新研究结果,提出醛固酮/肾素(ARR)是筛查的关键点,结果需要进行谨慎分析判断,对于新发现的可能影响ARR的因素则需要更多的临床关注和相关研究加以明确。

高血压论坛2结束后,刘梅林教授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高血压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些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的进展,对于高血压临床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21年最新发布的老年高血压降压靶目标的干预策略研究(STEP研究),为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强化降压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提示老年人强化降压治疗可以更多获益。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高血压研究事业一定能够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