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
>学术中心>学术动态

2022年4C青委论坛--心律失常专场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2-05-28 19:58:07 


2022年5月15日10时40分,2022年4C青委论坛--心律失常专场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多位心血管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共同探讨当前心血管病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及衍生出的新技术、新进展。本次大会内容丰富,结合临床,精彩纷呈!

此次2022年4C青委论坛--心律失常专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龙德勇教授, 河北省人民医院党懿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 属第二医院凌智瑜教授,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常鹏教授,卫计委北京医院陈浩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持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海龙教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张志国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余锂镭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彤教授担任本次大会讲者。


 

 

 

 

 

 


龙德勇教授:开场致辞

    龙德勇教授在致辞中说道,心律失常研究在医学领域正蓬勃发展,但其中不乏还有很多困扰我们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天很荣幸能和各位国内著名电生理专家同道共聚学习和讨论,分享经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效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使祖国医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陶海龙教授:房颤节律控制新进展


 

 


陶海龙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房颤节律控制新进展相关内容。随着老龄化趋势,房颤负担日益加重,中国目前房颤患者约1000万且有逐年增长趋势。对于房颤患者,究竟应该首选节律控制亦或是室率控制?2002年一项关于节律控制的早期研究(AFFIRM)表明与室率控制相比,节律控制未能凸显优势。但后期研究分析,这一结果的得出与以下4点原因相关:(1)入院患者均为持续性房颤患者,且多合并有结构性心脏异常;(2)受试者多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毒副作用难以避免;(3)节律控制维持率低;(4)抗凝不足。由此,针对以上不足,2020年一项最新房颤早期节律控制研究(EAST-AF-NET4)指出早期节律控制降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主要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和心衰恶化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后多地区多项大型研究均证明与室率控制相比,早期节律控制带来更好的心血管获益。作为实现节律控制的2种有效方式,导管消融指南推荐级别提升,而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用上应首要考虑安全性。


张志国教授:室性早搏的处理


 

 


    张志国教授指出:室性心律失常包括范围较广,从致命的高风险室颤到低风险室早,目前关于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国际指南只针对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而对于多数低风险的室性心律失常指南很少涉及,这些病人应个体化对待。随后张志国教授从发病人群、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对室性早搏做了详尽介绍。总体来说,室早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病人群广泛,临床症状差异大,多数室早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致心功能减退。最后谈到了有关室早的治疗。室性早搏治疗措施大致分为以下3方面:(1)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2)射频导管消融;(3)祖国医学瑰宝—中药治疗。对于无结构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症状轻微者应以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为主,症状明显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但疗效有限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别,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明显,但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风险-获益比并不清楚,应谨慎使用。随后张志国教授详细介绍了不同起源部位室早的心电图表现和消融方式。最后总结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早以健康教育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为主;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室早应积极干预;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室早>10000/24h,可以导管消融,达到根治性治疗。


余锂镭教授:室性电风暴的处理


 

 


    余锂镭教授从机制、处理和最新进展3个方面对室性电风暴做了系统阐述。室性电风暴是指一种以短时间内反复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急症,多数是单形性室速,也可以是多形性室速或室颤。在诊断标准上分别未植入ICD:24小时内发作3次及以上室速/室颤和植入ICD:24小时内有≥3次的治疗干预,每次发作间隔超过5分钟。病因上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医源性和遗传性心律失常,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病因,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易感的电生理基质(如心肌瘢痕)、自主神经失平衡(如交感过度激活)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共同导致电风暴。心室电风暴一旦发生,需综合管理,逐步升级。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室电风暴治疗基础,可显著减少复发,但不改善远期死亡率;ICD是不可逆原因所致的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室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强调了导管消融在室性电风暴中的突出地位。余锂镭教授着重介绍了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等干预自主神经策略在防治心室电风暴中的作用。但既往的完全性损毁干预策略存在很多并发症风险。基于此,余锂镭教授又介绍了我们中国学者研发的光遗传学调控、无创光学调控、无创迷走调控策略。这都使我们有了更深的思考。


刘彤教授: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


 

 


       刘彤教授通过文献的分享,逐一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种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之间的联系、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和治疗原则。刘彤教授谈到,心动过速、房颤、室早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发,并且可能是心力衰竭的潜在病因,需要在临床中引起重视;目前尚不清楚为何某些心律失常负荷较高患者并未发生心力衰竭,这类患者应定期进行监测;心律失常相关心力衰竭可导致沉重医疗负担,因此需要更好了解其发生机制并发现新的治疗方法预防并改善临床结局,尤其当心律失常药物或消融失败时。

总结

会后党懿教授总结:通过对不同种类心律失常机制、管理、最新进展的论述,各位专家展现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同道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