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
>学术中心>学术交流

CSC2022/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专场——冠脉腔内影像学论坛(12.16)报道

发布时间:2023-01-10 10:57:30 

“学组于2019年6月成立,在CSC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等学会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成立后的3年多时间里做了大量的工作,仅在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培训方面就举办了149场培训班,为上述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推广和规范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是冠脉治疗领域的热点,本次学组精心设计了论坛内容,并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相信一定能使大家有所收获。”这是CSC常委委员、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组长刘斌教授在论坛开场致辞中的主旨介绍。

 

冠脉腔内影像学论坛1

本场由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安健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崔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丁嵩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王金鹏教授共同主持。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以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鄢华教授担任讲者。

刘斌教授 《冠脉腔内影像学最新进展2022》

近年来冠脉腔内影像学事业蓬勃发展,是冠脉介入治疗领域发展的前沿。国内外众多的研究也证实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刘斌教授从腔内影像学指导左主干病变、ACS病变、钙化病变、分叉病变、临界病变的处理以及不稳定病变识别、支架植入后的优化等方面逐一回顾了过去1年中的重要进展,指出腔内影像学指导的PCI尤其是复杂病变PCI优于造影指导,使患者受益。最后他展望多种影像与功能学融合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贺勇教授 《腔内影像学指导支架内再狭窄的处理策略》

支架内再狭窄(ISR)是支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DES的使用降低了ISR的发生率,但在高危病人和复杂病变中ISR的发生率仍较高,且治疗效果不尽理想。贺勇教授:从ISR的发生率、特点、危险因素、腔内影像的分型以及根据不同的机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等方面介绍了腔内影像学尤其是OCT在ISR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ISR的治疗效果。

韩雅玲院士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在易损斑块识别中的作用》

近年来对于易损斑块的研究逐年增多,而且研究结果均提示其与不良预后有明确关系。韩雅玲院士结合prospect系列研究、CLIMA、COMBINE、COMPLETE研究详细讲解了易损斑块是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关键危险因素、精准识别并早期干预的重要临床意义以及不同腔内影像方法在易损斑块识别中的价值。最后她指出未来腔内影像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阐明易损斑块的其他预测因素(如血流对斑块剪切力的作用)及与已知因素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更早的识别和干预。

郭宁教授 《IVUS指导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植入治疗》

左主干病变尤其是左主干分叉病变一直是冠脉介入治疗中的难点之一。郭宁通过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相关临床研究的解读,详细介绍了IVUS指导(包括术前评估、术中指导以及术后优化等)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流程。

鄢华教授 《OCT指导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

冠脉严重钙化病变一直冠脉介入治疗中 “难啃的骨头”。单纯冠脉造影很难准确的评估,而OCT因其特点可以精准的评估钙化病变从而更好的指导其介入治疗。鄢华教授按照MLD MAX OCT标准流程结合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了OCT指导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的意义以及具体方法。

 

冠脉腔内影像学论坛2

本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学组副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蒋建刚教授、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张峰教授共同主持。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候静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陈晖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达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晓教授担任讲者。

 

蒋峻教授 《血管内超声在CTO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脉慢性闭塞(CTO)病变被认为是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蒋峻教授结合5个具体病例详细讲解了血管内超声(IVUS)在CTO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包括寻找闭塞近段的纤维帽、指导导丝的进攻方向,确认导丝的位置、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限制血肿的延展,指导支架尺寸以及落脚点的选择。

候静波教授 《OCT指导ACS-CHIP病人的介入治疗》

CHIP患者往往代表着脆弱病人、脆弱病变以及脆弱血流。虽然此类患者PCI风险极高,但同时从PCI中的获益也更明显。候静波教授指出为能更好地为此类患者实施PCI,血流动力学支持与腔内影像精准优化应双管齐下,而后她通过4例ACS-CHIP病人从术前评估、术中指导以及术后优化等方面详细讲解如何应用OCT指导和优化此类患者的PCI。

陈晖教授 《FFR在复杂冠脉病变中的应用》

目前FFR是评价冠脉功能学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应用不足,尤其是在指导冠脉复杂病变PCI中应用的更少。陈晖教授在简短的时间内分别从弥漫串联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ACS病变、CTO病变、CABG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应用FFR指导冠脉复杂病变的PCI以及相应注意事项。

尹达教授 《无造影剂OCT指导PCI的可行性探讨》

目前影响OCT在临床应用的原因之一就是OCT检查需通过介质(主要是对比剂)排空血液才能成像。而对比剂可能会导致对比剂肾病等副作用。临床上如何尽量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尹达教授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以及自身应用经验讲解了如何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作为替代介质实施OCT检查指导PCI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王晓教授 《冠脉模糊病变腔内影像解读》

由于冠脉造影的局限性,导致临床上经常会遇到造影显示模糊或无法明确的冠脉病变,我们统称为模糊病变。王晓教授通过临床病例详细讲解了常见的造影模糊病变的病因(尤其是ACS罪犯病变和特殊病变)、模糊病变腔内影像学的表现以及如何根据腔内影像学结果指导进一步治疗。

刘斌组长最后总结指出:感谢CSC以及韩雅玲院士搭建的大会平台。本次线下会场听众座无虚席,反映出心血管医生对冠脉腔内影像学的极大学习热情。相信2场腔内影像学论坛、10位讲者带来的10个精彩讲座、10位主持人的专业点评及讨论,定能使大家有所收获。今后学组也定将举办更多的、内容更加丰富的培训活动,从而更好的普及、推广和规范冠脉腔内影像学技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