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
>学术中心>学术动态

CSC2022| CTO in Arms 兵法论道齐聚沈阳(12.17)报道

发布时间:2023-01-19 10:28:15 

2022年12月15-18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2022年辽宁省医学会心血管年会在沈阳召开。其中17日全天以线上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CSC-CTO in arms手术转播专场。在这里,众多著名心血管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各自手术中展现了精湛的操作技巧,并进行了共同的交流探讨,既体现了CTO病变的复杂多变,同时又展示了高手的决策理念和对各种手术术式及辅助工具的驾轻就熟。让更多CTO术者通过经验分享得到在心血管诊疗上收获和促进了心血管学科发展,为心血管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

“兵法论道,CTO精彩病例精读作为CTO in arms的重要学术板块之一,于2020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心血管诊疗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简称CCAC)的重要培训内容。该活动连续4年不间断圆满举办的历程中,成功搭建了第一时间围绕如何安全高效介入治疗CTO病变进行深入交流的桥梁,对全国各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青年CTO-PCI术者起到助力作用。大家公认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难度最大,挑战最大的病变。经过近30年实战经验积累,我国CTO介入治疗成功率已达到90%以上的高水平,这和我们多年来不断通过手术转播,策略及技术交流探讨是分不开的。CTO in arms系列活动对正向逆向介入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最新,最快和最权威的介入技术理论授课,以实践展示为各位同道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如今,CTO in arms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介入心血管病学领域的特色平台之一。我相信在国内众多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本次CTO in arms必将更加丰富多彩。”这是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兼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CCAC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致辞主旨内容。

CTO In Arms论坛(一)

本次论坛由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解放军第980医院汝磊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马剑英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达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关绍义教授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王前程教授共同组成了主席团,辽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许波宁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韦教授及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用贵教授进行本次会议讨论。北部战区总医院荆全民教授、清华长庚医院薛亚军教授及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担任病例分享讲者,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演讲。

会议伊始,来自北部战区总医院的荆全民教授带来的《LIMA桥逆向开通RCA-CTO》病例精读。患者首次外院造影:LM末端30%,LCX近段40-50%,细小;LAD近段100%闭塞,中段闭塞未见向右冠间隔支侧支;D1近段90%狭窄。再次评估LIMI-LAD-PD形成心尖部心外膜良好侧支循环,预计逆向侧支通过良好,正向会失败,左前斜体位可见右冠脉优势,闭塞段很长。外院试图开放SVG-RCA桥失败。超长RCA CTO,左冠脉血管未见向右冠脉发出侧支,唯一侧支来源于LIMA,且走行于心尖部外膜通道。考虑到逆向介入可能会影响供血,并考虑患者耐受能力,且谨慎损伤LIMA桥血管,决定使用正向介入,用导丝Knuckle技术寻找血管结构,配合LIMA逆向。荆全民教授总结道此病例为复杂的 CABG 术后 RCA 长段闭塞,病变时间长。缺乏可用的原位血管逆向或者同侧逆向通道。LIMA 桥存在,其他桥血管闭塞,桥血管逆向风险大前次外院失败(RCA 和 SVG-RCA)。正向导丝再次失败,应用了XT导丝knuckle技术。令在正向完成大部分工作后,快速启动LIMA心尖部逆向。令应用了AGT技术和tipin技术建立正向导丝。

病例精讲2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团队杨峻青教授分享《冠脉CTO复盘一例》。病例简介:女性,78岁,“反复胸闷痛5月,加重3个月”,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外院造影示LM+TVD,RCA-CTO尝试不成功。超声LVEF64%,AV退行性变,AS中度。做正向CTO时,导丝易进入内膜下,即使做ADR基本上也不可能全程在斑块内所以逆向不可或缺,要及时启动逆向CTO。决定做逆向后,除了有经验的术者能够仔细辨别出侧支外,其他的侧支不易被发现,所以要做充分的造影准备,把可能的血管暴露出来,使术者计划更加完备。同时反向CART为手术基础,故应即时启动,恰当准备。王前程教授总结道:选择迂曲心外膜导丝和微导管通过的技巧和启动各种CTO技术是大家应该学习掌握的。

病例精讲3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经桥血管CTO介入治疗的完美过程由清华长庚医院薛亚军教授为大家展示。病例简介:女性,76岁,“间断胸痛20余年,近三天步行100米出现胸痛1小时。20年前行CABG,7年前PCI(LAD),患有糖尿病,COPD,房颤RFCA术后。心电图下壁及前壁T波倒置。造影结果显示LCX和RCA都为完全闭塞,进一步进行桥血管造影为SVG-LCX开口至近段严重狭窄,SVG-RCA血管通畅,但血流缓慢。本着首先处理病变重的血管的原则,对LCX-CTO桥血管进行OCT检查SVG开口95%狭窄,纤维斑块增生严重,用激光消蚀导管消蚀10-20次,但结果不满意,随用Wolverine切割球囊扩张病变,依旧仍有狭窄。于是植入4.0*20mm PP支架。复查CTO效果良好。术后患者再次出现心绞痛的发生和发作,考虑另一根桥血管的原因。薛教授充分利用静脉桥血管,进行RCA-CTO开通。首先尝试正向开通,但效果不理想,Fielder XT导丝失败,升级导丝Gaia3和平行导丝Pilot200都无法通过CTO病变处随启动逆向。当桥血管导丝到桥血管吻合口位置 患者出现心绞痛,由此可见,症状和桥血管供血不良是有关系的。逆向导丝由Fielder XT-R导丝升级到Gaia3,穿破闭塞处再交换Pilot200用Reverse-CART技术,GZ进行主动迎接,并调整正向导丝至PLA,实现正向导丝进入逆向导丝的微导管内,完成逆向导丝和正向导丝的交换过程,随后再GZ的支撑下,IVUS的指导下序贯植入四枚DES支架,之后进行后扩。重复造影见血管及血流良好。

王前程教授评论:对于多支桥血管病变,罪犯血管的判断方面应从多方面,综合检查来界定以及处理病变桥血管还是原血管的位置选择也应通过检查来确定较重位置来做处理。”薛教授带来的病例值得我们反复斟酌,细细品味。

病例精讲4

精彩不断,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团队张晓娇医生为大家带来的是《LAD CTO 病例精读》。病例简介:男,55岁,三年前活动后出现胸痛,一周前,于外院行CAG可见LAD CTO病变、RCA高度狭窄并植入支架,为进一步解决LAD病变来院。CAG:我们看到他这个LAD的中段到近段是由心外膜自身侧支相连,高位对角支有逆向的侧支,RCA向LAD远端发出心外膜侧支,但整体结构较乱。随后考虑策略为闭塞段为钝型,单纯影响难以识别进攻点,故可结合冠脉CTA和IVUS明确。由于LAD中段组织结构复杂,必要时及时启动逆向。由于同侧心外膜侧支,还要避免闭塞段处的血肿。在决定进行CTO前,应仔细阅片于冠脉CTA。此外血管内超声检查是探清门路的帮手、洞悉微观的老师,也是让您术后放心的保障。




CTO In Arms论坛(二)

本次论坛由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刘映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金泽宁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程翔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海山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杨智勇教授及解放军陆军第946医院孙德醒教授共同组成了主席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傅国胜教授团队、解放军第980医院汝磊生教授团队担任病例分享讲者,由辽宁省人民医院王永新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周东辉教授、沈阳市积水潭医院董海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赵巍教授及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帅教授进行会议讨论。共同给大家带来更多精湛的操作技巧。

病例精讲5

解放军第980医院汝磊生教授团队中宋新星专家介绍《CHIP-CTO介入治疗一例》。患者简介:男性,50岁,“活动后胸闷1年,加重3个月”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160/90mmHg。冠脉造影示LM末端狭窄50%,LAD自近段完全闭塞RCA近中段80%左右狭窄,J-CTO评分3分,嫉妒复杂CTO难点。右冠植入一枚支架。双侧造影观察病变很长,故决定进行前向开通LAD-CTO,闭塞起始部位位于D1开口附近,随用双腔微导管辅助XT-A尝试寻找真腔,在LAD中段,D和LM-LAD放入三枚支架,同步对吻扩张。宋新星专家总结道平行导丝技术是精准操控导丝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平直,短的CTO病变导丝精准操控注意避免大的夹层导致血肿延展降低成功率和疗效,尽早启用。微导管选择,双腔微导管辅助平行导丝有利于第二根导丝精准寻找斑块入口。何时启动正向导丝降级,不要等到假腔越来越大,不要尝试过多正向造影,不要把时间消耗在没有把握的步骤上.深刻理解"导丝更替"的精髓。

小结:在多支病变或是左主干合并CTO的时候,首要的是保证患者安全。不管说CTO术者做CTO病变有多么地精彩,都要以病人安全为前提,毕竟医生是为患者而做CTO治疗,而不是为CTO病变做CTO治疗。CTO介入需要医生全方位技能,要建立清晰介入诊疗思路,在实践中反复体会摸索,为以后遇见更复杂的CTO病例总结经验。




CTO In Arms论坛(三)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马颖艳教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曾春雨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宋耀明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田兵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李子琪教授共同组成主席团,辽宁省人民医院陶杰教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佟铁壁教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齐霁教授及沈阳市二四二医院张旭教授参与本次会议讨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悦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斌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国哲教授及北部战区总医院李子琪教授担任病例分享讲者。

病例精讲7

CTO in arms第三阶段李悦教授率先出场,带来逆向开通RCA-CTO精彩病例分享,患者为52岁男性,此次造影提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前三叉弥漫钙化病变,间隔支向后降支发出侧支,右冠开口完全闭塞。首先尝试正向策略,正向导丝始终难以进入血管真腔内,近段启动Knuckle,微导管跟进,升级CTO导丝,启动ADR,使用IVUS确定导丝着陆位置后将Stingray球囊送至闭塞段以远,导丝进行多次穿刺后仍不能重返远端真腔,行内膜下斑块修饰(SPM)技术以恢复前向血流,并且也有助于后续病变再通。6周后患者返院复查,造影提示RCA血流恢复,但RCA存在严重夹层,并延续至PDA,因右冠不再需要左冠提供侧支保护,减轻左冠负担,故对于左冠前三叉弥漫钙化病变采用DK-Crush术式成功处理左冠病变,没有同期解决右冠病变,则是避免再次进入内膜下、长段内膜下支架植入问题。4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右冠闭塞,直接启动逆向,间隔支近端发出POT,球囊顺利进入间隔支,对吻后FINECROSS进入困难,Corsair微导管仍无法前送,KISS Wire失败后,逆向导丝向正向球囊穿刺,球囊抽空,逆向导丝跟进顺利进入正向指引导管,经IVUS证实导丝全程位于血管真腔内,手术成功。最后李悦教授总结:CTO介入治疗的终极目标是预后改善,尽量避免大的血肿、夹层,避免边支丢失,避免长段内膜下支架植入,此外,合理应用SPM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增加再次手术成功率。

病例精讲8

张斌教授带来逆向开通LAD-CTO精彩病例分享,患者为72岁老年男性,此次造影提示:右冠优势型,前降支开口闭塞,LCX动脉硬化样改变,RCA中段中重段狭窄,PDA扭曲,考虑优先使用正向策略。正向Corsair+Gaia3导丝反复尝试难以通过闭塞处,工作导丝保护左旋支,启动逆向策略,因PDA扭曲,室间隔支起始角度大,而最有可能的室间隔支在重度弯曲之后,Sion Black导丝无法进入室间隔起始部,随后改经心尖侧支,逆向导丝进入前降支,由于Corsair、Finecross微导管无法通过侧支循环,再次转换为正向策略,使用Conquest Pro导丝扎入前降支结构内,主动吻合逆向导丝,交换Gaia 3 导丝仍然无法进入远端,送入stingray球囊,再次用Conquest8-20导丝仍然无法进入远端就在绝望之际,想起还有一种北芯微导管可通过扭曲部位,北芯微导管进入前降支中远段,行TIP-injection导丝走行在真腔,逆向Gaia3导丝行反向CART技术,最后工作导丝轻松进入北芯微导管,植入支架,患者出现胸闷,血压心率下降,左旋支无前向血流,预扩后LM-LCX植入支架,症状缓解,随后可见心外膜侧支循环造影剂渗漏,Cook弹簧圈X2,手术成功。最后张斌教授总结:逆向PCI时应尽量选择室间隔支,对于大角度发出的室间隔支,可以采用双腔微导管,引导进入室间隔支,经心尖0/1级侧支循环血管,完成血管重建后,做好弹簧圈封堵准备,逆向微导管无法通过时,ADR尽快启动,前降支开口闭塞,植入支架要注意左旋支的保护。

沈阳市十院佟铁壁教授提出:左旋支放入工作导丝,逆向导丝穿刺前,是否有IVUS指导前降支开口,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北芯微导管在我们院主要用于冠脉内溶栓,它的作用非常大,对于国产的东西我们还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对于远端封堵,若没有弹簧圈情况下,是否可以使用凝胶海绵颗粒进行封堵。

张斌教授指出:对于前降支开口闭塞,应用IVUS指导并确定开口是非常有必要的,弹簧圈在封堵心外膜侧支循环是非常有用、有效的方法,因为这个效果是即刻的,对心包填塞作用非常明显,对于凝胶海绵颗粒、可吸收缝线之前都已尝试过,均不是最好的方法。

病例精讲9

接下来孙国哲教授带来逆向开通LAD-CTO精彩病例分享,患者为53岁中年男性,3个月前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于外院行RCA-PCI治疗,LAD-CTO病变未处理,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前侧壁T波倒置,心脏超声:左心室节段性变薄,EF48%,此次造影:LAD开口完全闭塞,RCA中段原支架通畅,RCA向LCA发出3级侧支循环,孙教授提出LAD-CTO病变需不需要干预?该患者有明显的劳累心绞痛症状,此为血运重建适应症,LAD-CTO病变血运重建的方法?目前常用PCI或CABG治疗,与家属交代病情,选择尝试PCI治疗,LAD-CTO病变特点?LAD开口CTO病变,闭塞段<20mm,散在钙化,同时存在间隔支和心外膜侧支循环,充分认识病变?需要高质量双侧造影和IVUS指导下完成。首先尝试正向开通,在IVUS辅助下,在多跟导丝均无法成功穿刺近段纤维帽。启动逆向策略,经Sion导丝顺利通过侧支循环,跟进微导管,更换多根导丝均与LAD正向导丝Kissing wire失败,重新调整正向策略,1.5mm球囊预扩后行LAD-LM IVUS检查,进一步证实LAD结构,以逆向导丝为指引,同时反复调整正向XT-A导丝方向,再以R-CART技术调整逆向导丝Kissing位置着落在D1近端,逆向导丝最后成功进入正向指引导管内,RG3导丝体外化,正向Cosair到达LAD远端,更换工作导丝,此时患者胸痛,检查逆向通道,造影提示RCA中段严重痉挛,回撤导丝,硝酸甘油注射后胸痛消失,最后正向操作,经IVUS辅助支架植入,造影提示无大分支血管的丢失,手术成功。孙教授总结:IVUS在判断CTO开口,评价闭塞段斑块性质,支架选择与定位,术后血管评价等方面非常重要,策略的选择与转换,ACT监测325-468s,避免血栓的发生,此外,要注意术中侧支循环的保护与检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建平教授评论道:LAD的病变在不知道是否为CTO病变时,应常规行冠脉CTA检查。此检查对CTO的诊断也极为重要。此外在正向操作中应尽力尝试,也许再升级导丝,手术或许会成功。对侧造影在此病例中非常重要,是指导我们做CTO的重要基础。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宋耀明教授评论道:在一些极为复杂的病例中,正向逆向都找不到正确的解剖结构,此时若有CT结果,则会对手术的帮助很大。此外,确定正向入口和纤维帽的成分也很重要,有利于第一根导丝的选择。

病例精讲10

最后是李子琪教授带来IVUS指导准确ADR的病例分享,患者为53岁中年男性,既往糖尿病病史,其兄患冠心病,行介入治疗,3个月前因“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就诊于我院,于LCX及RCA行PCI治疗,4天后尝试开通LAD-CTO失败,Knuckle至远段后PTCA。近1周症状再发,2021年5月10日造影:RCA近中段50%狭窄,中段及远段支架畅,RCA远段迂曲,向LAD无明显可利用侧支循环,LM开口20%-30%狭窄,LCX远段原支架通畅,LAD近段发出D1及S1后齐头闭塞,闭塞段内钙化,同向侧支循环形成,逆向无机会,首选正向策略。XT-R导丝于D1及S1间尝试,无法进入病变,升级Gaia 1导丝进入病变,考虑入口正确,跟进微导管扩张近端纤维帽,另一跟XT-R导丝进入病变后跟进微导管进入病变内,Gaia 3导丝启动平行导丝,似乎突破进入分支,造影未见导丝在明显血管腔内,退回导丝继续调整,仍无法咬住病变,微导管进入病变内,XT启动Knuckle,Knuckle环并不理想,多次头位及蜘蛛位判断,造影并不清晰,均略偏向右侧,继续Knuckle环至相对平直段,是否有启动ADR机会,Conquest Pro导丝穿刺失败,反复尝试失败,可见微导管偏离血管较远,启动Stingray,Conquest Pro 8-20导丝似乎穿刺成功,反复尝试,无法顺利推送至真腔,血肿扩大,交换微导管后XT导丝knuckle至远段,行SPM技术,手术结束。再次介入治疗策略:首次正向治疗失败,RCA远段迂曲,无明显可利用侧支,正向仍是首选,上次knuckle导丝已寻找血管结构,ADR位置不理想,血肿控制差,Knuckle环控制不理想,SPM后结束;SPM后此次似乎出现入口,能否简单通过,入口是否正确?正向为仅有机会,严格控制血肿,必要时可应用IVUS指导。上次单导丝走行不畅,knuckle导丝技术仍可能再次启动,本次耐心多体位评估导丝或knuckle环走行。首选XT-R导丝进入病变,保留导丝,另一根XT-R导丝反复尝试寻找未果,更换Gaia1导丝进入病变,保留原XT-R导丝,工作导丝进入D1,行D1-LAD IVUS检查:可见同LAD导丝汇入同一个腔,行LAD IVUS:远端假腔,钙化处真腔,近段分支汇入,入口正确,Finecross,IVUS指导下钙化处,Gaia3导丝穿刺失败,升级Conquest PRO导丝成功突破,Corsair至入口1-2mm,XT导丝启动knuckle,蜘蛛位判断,knuckle环贴近血管,走行理想,跟进微导管扩张病变,启动Stinggray,蜘蛛位可见单轨征,血管真腔在Stingray下方,Conquest Pro8-20导丝向下穿刺,突破后无阻力,多体位照射及微导管造影证实导丝位于血管真腔,最后IVUS指导下植入支架,手术成功。李子琪教授总结:第一次失败原因:在CTO入口不明确情况下,导丝强行穿刺进入病变,缺乏耐心,Knuckle环与血管真腔重合较差的情况下启动ADR,导丝距离血管真腔较远,血肿控制较差。第二次成功原因:SPM后LAD入口似乎出现,且通过IVUS证实入口正确,导丝再次尝试失败后,耐心的Knuckle导丝技术重新寻找理想方向。此外,IVUS在确认CTO入口可起到重要作用,SPM技术在CTO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可提高再次PCI的成功率,Knuckle导丝技术可在导丝迷失方向时很好寻找血管结构。

陆军军医大宋耀明教授提出:使用双腔微导管及IVUS可提高平行导丝技术开通CTO病变的效率,但应警惕过度使用平行导丝技术带来的血肿增大或延展第二次knuckle环进入病变后,非常接近血管真腔,此时进入双腔微导管,导丝是否会平行进去?

李子琪教授指出:应用双腔微导管很简单的去把问题解决,后续就不用Stingray球囊等操作,当时确实未考虑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个人对于双腔微导管下平行导丝技术运用不是较多,再就是平行导丝技术、双腔微导管指导下平行导丝都缺乏方向性,而Stingray可以给予方向上的指引,个人认为因为只有正向策略一种机会,在保证成功率的情况下,还是选择Stingray球囊技术。




CTO In Arms论坛(四)

最后一场手术转播由北京医院季福绥教授、江西省人民医院洪浪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为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曾和松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刘炳辰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海伟教授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兴利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团,辽宁省人民医院李智教授、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杨琛教授及辽阳市中心医院郭鹏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讨论。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耿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栾波教授及北部战区总医院刘海伟教授担任病例分享讲者。

病例精讲11

北部战区总医院王耿教授呈现的也是一个搭桥后进行CTO的案例。成功正向突破闭塞病变,进入中段真腔内,手术成功。患者LAD-LIMI是通畅的,LCX血管已经处理过,RAD粗大,闭塞时间长且有两个闭塞段,第二个闭塞段恰恰处于拐角处,处理起来很困难,故正向使用不同导丝,从软导丝到硬导丝再到平行导丝都进行了尝试都没有成功。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不好,要尽快结束手术,尝试ADR技术,没成功,故转换另一种CTO技术。所以要求医生掌握熟悉每一种CTO技术,以做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术式。王耿教授总结道对于曾经进行搭桥的患者血管闭塞往往很重,由于右冠闭塞时间很长,以至血管内超声观察此处,有环形钙化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导丝包括conquest pro都不能进入斑块也不能进入真腔,即和病变处钙化有关。若当时进行ADR技术成功,转换为Reverse CART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

李为民教授评论道冠脉CTA和造影不能相提并论,对CTO患者做冠脉CTA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操作。

病例精讲12

张晓娇专家分享乒乓Guiding开通LCX-CTO病变的精彩病例,患者男性,70岁,10天前出现活动后剑突下闷痛,既往高血压史和脑梗史。外院造影提示LAD中段长病变95%狭窄,LCX近段99%狭窄,中段100%闭塞。于LAD病变处植入两枚支架。院内造影LCX近段99%,中段100%闭塞,但入口处不明确,短LM,RCA向LCX发出心外膜侧支。故正向入口不明确,逆向间隔支侧支,直接启动逆向。短LM,似双出口,采用乒乓Guiding:6F AL1+7F EBU3.75Guilding。预扩后XTA\PILOT200均无法通过。逆向Gaia3反复调控导丝困难但最终突破LCXp,正向Gaia3尝试Kissing Wire成功。多体位投照并调控导丝后,正向宋2.0球囊行R-CART。逆向Sion black knuckle进入升主动脉,送IVUS验证真腔。Sion blue进入Guiding RG3建立通路。

李为民教授评论道口部很宽类似双出口,一开始用但单Guiding可能会出现正向或逆向LCX观察不全面。所以直接上双Guiding是非常好的策略。

病例精讲13

刘海伟教授带来3例LAD根部闭塞PCI策略实战病例精读。患者1为56岁中年男性,造影示LAD消失,RCA粗大,由于该操作是2016年,器械不完备,故进行正向操作。首先做超声,发现狭窄在LAD和LCX分叉处,由于刘海伟教授高超技术,很快穿刺进入真腔。患者2为77岁老年男性,“发作性心前区疼痛8个月,加重3天”,既往行PCI:IVUS指导正向LAD-CTO导丝未通过。造影显示短LM,故选择逆向,在PD处放入一枚支架为导丝通过铺路。先后尝试XT-A,Gaia1,最后Gaia2反复调试进入LAD近段。造影提示LAD闭塞处快接近LM,随后成功进入正向GC,再进行导丝体外化。最后成功植入支架。病例3中总结道再短左主干的闭塞中若逆向技术非常好,有很好侧支,可优先选择逆向CTO。总的来说,开通 LAD 根部闭塞病变存在难点:闭塞点不易确定、角度大、 LM 管腔大导丝不易操控、存在 LCX 等大分支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开通策略要点:尽量采用 IVUS 指导、正逆向均应提前准备好(入路、逆向侧支选择、预置导丝等)、有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总结:在此次CTO进阶培训之旅,各位专家带来的案例分享介绍了技术操作中的技术和精髓,分析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和注意要素。多方面展现了CTO冠脉介入的难点、热点。对于复杂CTO病变手术的策略转变、导丝选择以及平行导丝等技术的巧妙运用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专家们的倾囊相授,青年医生的技术汲取,使得日后冠脉介入手术更加精彩,患者更加获益。

作者:支雪涵、康正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