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新闻中心

CSC2023| 肺血管病论坛3-右心导管检查及肺血管介入论坛专场(2023.11.03)侧记

发布时间:2023-11-12 09:23:43 

近年来,肺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检查技术的更新,新理论、新技术、新治疗层出不穷。2023年11月3日14:00—15:30时,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心血管年会之肺血管病论坛3:右心导管检查及肺血管介入专场顺利召开,国内肺血管疾病领域专家齐聚一堂,从右心导管、肺动脉造影、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等诸多方面对肺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系统讲解,本文将分享本次会议的精彩内容。

本节论坛不仅全面介绍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的常用诊疗技术,还涵盖了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肺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领域内的热点进展。

本节会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翁少翔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伟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吉庆伟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邢玥教授主持。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海锋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振文教授,就肺动脉高压及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及前沿进展做了丰富、前沿的精彩报告。

开幕上,王琦光教授作欢迎致辞,逐一介绍了到会专家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表示与会专家都是肺血管领域的顶尖人物,必将会给我们带来精彩的学术盛宴,引领我们自身不断进步。

首先是江苏省人民医院张海锋教授强调右心导管检查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金标准,阐述了右心导管检查在肺动脉高压危险分层、左心相关肺高压分类中的应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评估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右心导管检查在肺血管病中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强调了规范化操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操作前要熟悉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明确解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右心导管检查策略。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带来了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经验分享。王教授结合临床病例,详细讲解了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及经导管介入治疗的优越性,分享了死亡率较高的急性高危、中危肺栓塞的介入治疗策略与临床思考。提出介入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整体状况、血流动力学状态、所在中心经验与现有器械,采取多种介入手段联合治疗,包括碎栓、取栓、吸栓、经导管溶栓等,取得最佳介入治疗效果。同时王教授也提倡加速国产介入器械的研发与完善,使患者获益。

广东省人民医院荆志成教授就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治研究掠影进行讲解。荆教授就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进行了系统生动的讲解,并回顾了我国肺动脉高压的诊治历史,指出滥用钙拮抗剂是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荆教授表示肺动脉高压是一大类非常复杂的疾病,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结构进行综合评价,超声心动图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无先心病、结构性缺损及肺动脉高压,但右心导管检查仍是诊断和评价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同时荆教授分享了前臂入路右心导管检查方法及伊洛前列素筛选钙拮抗剂敏感患者方案,为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指明了新的方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振文教授带来了“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从APE到CTEPH”的精彩报告。探讨了APE介入治疗方式、CTEPH的病理基础、诊疗思路和PE与CTEPH的关系。杨教授强调了APE后CTEPH的早期干预策略,严格按照PAH诊疗指南对所有肺高压患者进行肺通气/灌注扫描检查,对既往由APE病史的病人应及时随诊,及时确立CTEPH的诊断,同时也提出CDT+BPA+PADN技术联合应用将构成肺血栓疾病的介入治疗链。

在各位专家教授精彩纷呈的经验分享中,本次大会落下帷幕。王琦光教授进行了精辟总结,提出肺动脉高压是一个跨学科的疾病,如何更好的,更加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强调肺血管介入技术在肺血管病的规范诊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推动肺血管病领域学科发展,更能够为肺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诊治方案。最后,王琦光教授向所有积极参与讨论的各位专家学者、医学同道,表示真诚的感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