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心血管病学分会>工作动态

CSC2023|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专场——冠脉功能学论坛(11.03)报道

发布时间:2023-11-30 13:54:31 

2023年11月3日9时,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心血管年会冠脉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专场如期召开。本次学组专场共四个SESSION(3场腔内影像论坛以及1场冠脉功能学论坛)。来自国内多家医院的该领域专家为广大医学同道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冠脉功能学论坛

本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以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作为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安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小凡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杨震坤教授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张坡教授共同主持。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陈晖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宁教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鄢华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晨光教授担任讲者。

刘健教授做《2023年冠脉血流储备分数及其衍生技术临床研究最新进展》的讲座。他逐一就2023年最新的FFR临床研究、iFR临床研究以及血流储备分数衍生技术临床研究进行了解读,指出对于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非梗死相关血管的处理,FFR指导优于造影指导;对于稳定性心绞痛和ACS患者iFR和FFR均可作为是否推迟冠脉血运重建的判定方法以及在CHIP患者中基于生理学的PCI手术规划和指导优于传统造影以实现PCI后最佳FFR值。

陈晖教授做《2023EAPCI冠脉功能学专家共识解读》的讲座。他从专家共识制定的背景、PCI策略制定和指导、冠脉功能学在PCI中应用的技术进展、功能学在PCI术后的应用、功能学与影像学结合技术对PCI策略制定和指导、功能学指导和优化PCI的操作流程、功能学在特殊病变PCI中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详细解读了2023EAPCI冠脉功能学专家共识。

郭宁教授做《功能学评估在多支血管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的讲座。冠脉多支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冠脉复杂病变之一。与FFR相比,传统的冠脉造影对于这类病变的诊断存在巨大误差。郭教授从多支血管病变的定义、造影评估的局限性以及相关循证证据详细讲解了FFR指导在此类病变处理策略制定以及干预中的作用。最后,她还介绍了FFR指导多支病变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关指南推荐。

FFR是冠脉功能学检测的金标准,但前提是测量出的FFR值是准确的。临床上常遇到因不规范的操作导致FFR不准确从而影响FFR的临床应用。鄢华教授做《FFR规范化操作详解》的讲座,她从FFR的基本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对FFR的操作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结合图片分析了常见波形异常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相信能为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准确测量FFR提供帮助。

李晨光教授 做《如何正确解读术后FFR》的讲座。他通过回顾术后FFR的研究,详细讲解了术后FFR与预后的关系、术后FFR不理想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提出需正确认识术后FFR,其cutoff值可能不取某一具体值,而是作为连续性变量评估预后,强调手术前后FFR提升比例等指标对于单纯的术后FFR界限值更为重要。最后他也强调FFR正确操作、术前术后导丝的回撤以及必要时结合腔内影像学的重要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