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2024|程翔教授专访:冠心病抗炎治疗研究新成果及未来方向
发布时间:2024-10-21 17:39:40
编者按:
一年一度、令人期盼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心血管年会(CSC2024)”在长沙拉开帷幕。CSC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程翔教授带来冠心病抗炎治疗研究新成果及未来方向!
问:
程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在冠心病抗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卓越科研成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和团队近期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程翔教授:
我们团队长期致力于冠心病抗炎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今年7月,我们在《JACC》子刊发表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患者中,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具有预后意义,且hsCRP水平≥1 mg/L比传统的残余炎症风险标准(hsCRP≥2 mg/L)更适合预测中国患者PCI术后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提出了诊断残余炎症风险的中国标准。
此外,今年8月,我们在《Circulation》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秋水仙碱抗炎治疗可通过抑制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炎症小体/IL-6/hsCRP通路和中性粒细胞活化释放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等减轻血管炎症,改善ACS患者斑块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最小纤维帽厚度增加、平均脂质角度减少和巨噬细胞浸润减少,从而为阐明秋水仙碱的心血管临床获益提供影像学证据。
问:
抗炎治疗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能否请您谈一下,在制定抗炎治疗方案时,如何根据患者的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程翔教授:
尽管中国、美国和欧洲冠心病指南均推荐秋水仙碱用于冠心病抗炎治疗(IIb类推荐),然而临床实践中国外一些学者仍可能采取保守的立场,仅将低剂量秋水仙碱应用于hsCRP≥2 mg/L的冠心病人群中。毕竟,几乎所有成功的抗炎研究,包括秋水仙碱、卡那单抗和泽维奇单抗,都与其降低hsCRP的作用密切相关。然而,hsCRP水平存在种族差异,尤其是东亚人群中的hsCRP水平较低。我们中心的研究在中国患者中,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时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具有预后意义,且hsCRP水平≥1 mg/L比传统的残余炎症风险标准(hsCRP≥2 mg/L)更适合预测中国患者PCI术后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提出了诊断残余炎症风险的中国标准,从而为冠心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标准。
问:
展望未来,冠心病抗炎治疗领域仍然存在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您认为在此领域未来有哪些值得探索或深入研究的方向?
程翔教授:
秋水仙碱作为冠心病抗炎道路的先驱者,其在中国冠心病人群中疗效评估的RCT正逐步开展,从而提供适合我国冠心病人群抗炎治疗的方案。对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针对IL-6配体的泽韦奇单抗可能会在ZEUS研究完成后给我们带来惊喜。同时,要实现精准抗炎治疗目标的筛选,判断中国冠心病人群RIR的hsCRP阈值需要更大样本的队列进行验证;其余可能有价值的炎症指标如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也有待在中国冠心病人群中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