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老年高血压患者要警惕体位性低血压!
发布时间:2024-06-23 17:13:22
最近,天气逐渐的热了起来,夏天到了。人的血压是会受季节影响的,大多数人在夏季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
很多高血压患者喜欢夏天,觉得这个季节血压更容易控制。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群体来说,夏天的血压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什么血压在夏季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由于气温升高之后,机体小血管扩张、外周循环阻力下降;另外,夏季显性发汗增多,体液和盐分排出增多,循环血量也会有所下降。这些都可能会导致夏天的血压比平时有所降低。
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容易出现一天之内血压波动比较大、某一时段血压偏低的情况,也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要特别警惕,避免跌倒的发生。
很多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会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识别低血压,引起器官供血不足甚至是跌倒的情况:
✅有的老年人,对健康特别关注,每天按时按顿吃降压药,时时刻刻担心别血压高了“脑血管崩掉”,即便是测血压偏低,一想到医生说的“不能随便停药”,就还坚持吃降压药。
✅还有一些老年人,平时吃着降压药,但没有按时测血压的习惯。出现头晕的时候,并不知道是血压的问题。
✅更多的老年人,习惯性只测量早晨的血压,殊不知,早上血压常常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候,早上的血压并不能够代表全天血压的水平,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的老年人早上血压测着合适,但到了临近中午,或者晚餐后,血压就变得十分低。
✅还有一些老年人,测血压不规范,每次都急匆匆的测量血压。这样会导致测量的结果偏高,不能及时发现低血压的情况。规范的测量血压,应该是在安静的休息5分钟之后,在带靠背的椅子上,连续测量2~3测上臂的血压。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年人第一次测量的结果都会明显高于第2次和第3次,存在“虚高”的情况。老年人要特别留意测量血压要规范。
1、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卧位到起立位3分钟之内,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帕金森等神经病变患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哪些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危人群呢?
在夏天,平时不爱喝水的老年人,吃着降压药(尤其是含利尿剂成分)的老年人,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帕金森病、震颤等自主神经病变的老年人,以及瘦弱、衰弱的老年人,都容易出现血压比较大的波动,要特别警惕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
3、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怎么办?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应平卧休息,适量饮水。如果症状明显或发作频繁,应及时就诊,以筛查可以纠正的原因和诱因因素,比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抗抑郁药的使用,或是否存在低血容量、心输出量减低等临床状况。
4、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为防止发生,可教大家几个小方法:
平卧位休息时可适当抬高头部及双下肢;起床时动作放缓,可以醒后平卧位在床上活动四肢数分钟,然后缓慢坐起数分钟,接下来再将双下肢垂直床沿数分钟,最后再缓慢站起,站起待身体适应数分钟后再行走活动。这样就可有效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最后,强调一下,老年人在夏天,要注意多喝水、规律监测家庭血压,在出现血压波动时,出现了低头-抬头、或者蹲起时的头晕等低血压的症状时,要及时就诊,及时遵医嘱调整药物。千万避免跌倒的发生!
文章来源:杨宁医生